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地址:浙江杭州富阳区富春街道高教园区 邮编:311403
院长邮箱:zjctcyz @ sina.com
招生咨询:0571-88144032 办公电话:0571-61751190
浙ICP备1005253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3109号
英文域名:zjjaxx.com IPV6支持
![]() |
![]() |
![]() |
5月27日,学院建筑艺术系建筑装饰专业教师团队以《室内装配式装修局部系统工程施工》课程为蓝本,通过企业级标准与智慧教学平台的深度融合,为培育“精工艺、通标准、强应变”的装配式技术人才提供新范本,向全校教师精彩呈现了工学一体化课堂建设成果。
课程聚焦“评价反馈”核心环节,岳永超、朱凯丽两位主讲教师通过“汇报组陈述+质询组提问”的创新模式,构建“小组汇报—自评互评—师评反馈”三阶递进教学链。课堂引入提问牌、抢答牌等互动工具,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依托复合评分机制,将“做中学、评中改”的教学逻辑具象为可量化的学习轨迹,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的同频共振。
在评课环节中,各系部专业教师高度评价了课堂的沉浸式教学设计,以及毫米级精度验收环节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教师们指出,该课程通过企业级项目载体精准达成技能目标,依托创新型课堂组织机制有效激发学习者主体性,成功构建了“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生态。同时,研讨从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强化安全规范教育、完善教学节奏设计等维度切入,推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专业素养培育有效落地。
建筑艺术系副主任刘桂玲从教学特色与优化建议两个维度进行点评:一是教学特色方面,课程以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阶梯式任务设计锤炼学生岗位胜任力。注重将行业规范与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评价,在团队协作中培育职业素养。同时,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强化学生工程思维训练。二是优化建议方面,提出要进一步严抓施工安全规范落实,并增设项目汇报专项表达训练模块,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教务部主任张朝晖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要始终以“六步法”为核心框架,构建实践导向的教学闭环体系。课程设计需强化前后逻辑衔接,完善过程评价机制以避免出现环节缺失。要在项目实践中锤炼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可复制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范式。
本次示范课作为学院工学一体化系列活动的第五讲,充分展示了建筑艺术系在装配式装修课程中的教学改革成果。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夯实“典型示范”的教改路径,依托校际协同与产教融合的智慧平台,推动多维改革经验深度融合与创新转化。通过系统推进构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工学一体化创新生态,为培育新时代工匠人才、建设一流技师学院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