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浙江建设技师学院
地址:浙江杭州富阳区富春街道高教园区 邮编:311403
院长邮箱:zjctcyz @ sina.com
招生咨询:0571-88144032 办公电话:0571-61751190
浙ICP备10052539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3109号
英文域名:zjjaxx.com IPV6支持
![]() |
![]() |
![]() |
阳光照进室内,老师同学围坐一堂。11月16日下午,由德育(班主任)名师工作室、思政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的“如阅·第三期”读书会,在行政楼607室浓郁的书香氛围中拉开帷幕。学院基础教学部陈云老师担任主持人,基础教学部教师和学生阅读爱好者共30余人参加。
本期阅读书目《文城》,是余华202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号称“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的最新作品。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讲述了南方小镇上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的人生故事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作者用他细腻宏大、舒畅勇猛、夹杂着黑色幽默的笔调,道出了生命的脆弱与柔韧,谱写了一曲关于命运的荒诞史诗。
现场简短的破冰介绍后,读书会进入了各抒己见的个性化解读和火花四射的思想交锋环节。19级的杨政同学率先“抛砖”,他由《文城》想起在校的技能训练与假期社会实践,感慨生活不易,引来吕永江老师关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金玉良言”,激起了更多老师和同学的探讨兴致。他们有的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有的思维缜密条分缕析,风采各异,精彩纷呈,掌声此起彼伏,不时将读书会推向高潮。
时代的洪流推着每个人做出各自的选择,《文城》中的人如此,跟着书本寻找“文城”的读者也在做着各自的选择。
“人生在世祸福难料,不管结局如何都是人生,走出‘文城’,才是人生的底色。”思政老师马中全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解读,发出了如是感慨。
语文老师张钟贞根据主人公林祥福的相亲细节,表达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相辅相成的联系,并强调了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历史老师徐刚指出了作者余华写作的“碎片化”和不连贯性,表达了对其细腻描写的喜爱,认为寻找“文城”实质上寻找的是心灵的宁静。
法律专业背景的王杰老师,感慨书中小人物的淳朴善良和他们对爱的坚守,“在物欲横飞的时代,这些品质显得弥足珍贵。”
参加读书会的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阅读体会。22级陈建帆同学认为主人公林祥福的死是意想之中、情理之外,因为命运总是无常。23级新生王烨同学从书中读出了“苦难是生活的本质”,她说,“人生中每一次的美好来临时,苦难其实也在悄然降临。但我们不能据此否认人生中甜的存在。”
自“如阅”读书会开展以来,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如阅”系列读书活动得以有滋有味地开展,本期读书会更是吸引了19级老生到23级新生的积极参与。“读书丰富人生,我们所读的书最终会成就我们自己”,“如阅”读书会发起人陈云老师希望大家的参与带动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读更多的好书,通过读书更好地理解世界,增强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读书会的最后环节,大家通过微信小程序投票选出了十位“最佳分享人”,由陈云老师和贾莲老师为他们颁发奖品:每人一本精选的经典作品。